京东买菜上线,刘强东没有放弃生鲜电商

  一、京东到家上线京东买菜频道

  不安分的京东,又要重操旧业了。

  2月21日,京东到家平台在首页上线“京东买菜”频道。点进该频道可以看到,其主要商品分类为时令水果、新鲜蔬菜、肉禽蛋、海鲜水产、火锅和预制菜等。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买菜并没有采取自营模式,而是平台化运作。比如山姆会员店、叮咚买菜、百果园都有入驻京东买菜,你甚至可以在上面买到自家附近菜市场的菜。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生鲜门店入驻京东到家不收取任何佣金,而以前最低的入驻佣金标准是10%。可以看到为了吸引商家,京东给出了很有诚意的优惠力度。

1.jpg

  此外,从天眼查APP可以看到,京东旗下子公司已申请了“京东买菜”商标,分类涉及运输贮藏、饲料种籽等。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近期正在测试前置仓模型。

  线上买菜,是互联网巨头们都想掺一脚的业务。此前京东就已推出过两个买菜相关的业务,即走社区团购模式的京喜拼拼,和走仓店一体化模式的七鲜。

  京喜拼拼是京东在下沉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于2021年杀入社区团购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赛道。其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于2022年6月裁撤京喜事业群,连刘强东都放话:“要仔细回顾,吸取教训”。

  与京喜拼拼相比,七鲜的历史更久,诞生于2017年,是京东对标阿里盒马的产物,也是京东全渠道零售的排头兵。不过目前七鲜的门店规模和营收情况并不如盒马,去年关闭了长沙、西安等地的10多家门店,可以说是不温不火。

2.jpg

  所以,京东现在上线京东买菜,是想借助另一种模式重振买菜业务。早在七鲜成立时刘强东曾说:“生鲜电商的模式、运营和传统电商业务完全不一样,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由最高决策者亲力亲为,独立运营才能成功”。

  这么多年过去,刘强东依然没有放弃生鲜电商。

  二、选择哪种模式,是个问题

  目前,主流的生鲜电商分为两种模式:前置仓和仓店一体。

  前置仓,就是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建立仓储点,如果把配送员比作战斗机,那么前置仓就是他们的“航母”。前置仓的优势在于可以缩小单个门店面积,坪效最大化,并且配送效率较高,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快”的需求。

  不过,由于仓储点较多、没有门店引流,前置仓的租金成本和拉新成本都很高。仓储面积的限制使得SKU数量有限,一般只有1000多个。而且由于获客成本高,前置仓模式很难往二线及以下城市推广。

  仓店一体则是以门店为中心,门店既是小型“生鲜超市”,又是线上配送的仓储中心,可以服务周边3公里以内的用户,消费者既可以到店消费,也可以选择在其APP下单后送货到家。

3.jpg

  仓店一体的优势很明显:丰富的消费场景和较多的SKU(3000以上)。同时其劣势也相当明显:门店陈列所导致的高损耗率、线上支付导致的线下推广受阻、高客单价导致的受众范围局限。

  从京东过往的尝试来看,在这两种模式上京东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京东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模式:平台到家。

  从本质上看,京东买菜就是在用即时零售的模式做生鲜电商,这种模式的好处有三:

  第一,抢占用户心智,利用现成的门店建立消费者是使用习惯,增加入口的流量。

  第二,最大化发挥京东的物流优势,也就是达达的配送团队,整合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当平台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完成试错后,可以顺势推出自营,降低试错成本。

  纵观当前行业中的生鲜电商,几乎都是在不断开店、关店中反复试错的,甚至某些品牌的盈利,都是靠关掉亏损门店达成的。不管是前置仓还是仓店一体,都是重资产模式,需要大量投入,风险实在过高。

  而利用平台模式试水,视情况加码自营,未尝不是一条可行路线。毕竟现在京东手中能用来试错的“闲钱”,已经着实不多了。

  三、生鲜电商活过来了

  回首过去三年,生鲜电商获得了难得的机遇,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疫情的到来使消费者的线上消费需求大大增加,商品经常供不应求,给了生鲜电商喘息的机会。不时需要“宅家”的场景,也让用户养成了网上下单的消费习惯,节约了商家的教育成本。

  但另一方面,疫情的管控也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带来了挑战。在运输环节,因全国各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不一,导致司机上下高速的时间被拉长,这在拉高运输成本的同时,也让生鲜的损耗成本增加。

  2022年,生鲜电商巨头每日优鲜先是关闭了一大批门店,接着又关停了极速达业务,然后由于负债累累开始变卖资产。曾经的生鲜电商第一股,成了摔得最惨的头部玩家。

  的确,严峻的环境往往更能考验经营者的能力,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选手。2022和2023年交替之际,盒马、叮咚买菜两大生鲜电商巨头相继宣布盈利,给行业吹来了一股春风。作为仓店一体和前置仓模式的标杆企业,他们的盈利为其他玩家带来了希望。

  吃饭是人最大的刚需,围绕吃这个点总是有很多商业故事可讲。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互联网买菜并不是所谓的伪需求,只是用户的筛选和适应需要时间。要知道,生鲜电商并不是对菜市场的颠覆,而是给了消费者另一种选择。

  如今,消费者们对生鲜电商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品牌中也有了成功案例供后人借鉴,可以说行业已经到了复苏的时候。

  京东不是第一个重新捡起生鲜电商的巨头,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浴火重生的生鲜电商,还有很多新故事可讲。

电商资讯*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文章网址:http://www.cnecn.com.cn/hangye/lingshou/2023-02-22/9651.html
赞 | 0